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

叔本華的鐘擺人生比喻


大學時修了哲學概論,說實話當時年紀尚輕,怎能體認或是想到這些人生價值與意義的事情。當時老師開了一些書單,其中包括一些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寫的書。如:愛與生的苦惱、叔本華論文集等,這些書對當時的我而言,簡直是天書。

直到年紀漸長,我似乎慢慢可以了解到一些叔本華的觀點,雖不一定是認同。

叔本華說:人在各種欲望(生存、名利)不得滿足時處於痛苦的一端;得到滿足時便處於無聊的一端。人的一生猶如鐘擺一樣,在這兩端之間擺動。

而能夠超越這種鐘擺限制的人,卻有極少數的。他們超越了世俗生活中的苦惱(比如沒錢、沒有名聲、沒有做大官等等),也超越了世間一般認知的快樂與幸福(比如有錢、有名等等),從純粹認知當中得到快樂,從美的享受,如:藝術的創造與欣賞當中得到快樂。

有時,我覺得叔本華的觀點比較接近小乘佛教理論。身為人,每個人都想"離苦得樂",只是究竟什麼是真的快樂,卻是一個難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